-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10
- 最后登录
- 2018-1-15
- QQ
 - UID
- 1752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4983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30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2-1

- 科研币
- 37
- 速递币
- 5094
- 娱乐币
- 13520
- 文献值
- 478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59
|
研究生对导师的信心往往来自于有知,因为无论是在报考前还是入学后,学生都有种种办法将导师的半斤八两摸得一清二楚。对研究生来说,找一位自己喜欢、钦佩甚至崇拜的导师对于自己的成才其实是很重要的,这就有点像中小学生学课程,往往自己喜欢的老师所教的课程学起来带劲,成绩也棒。曾经有位牛B导师跟我讨论普通老师跟院士们指导博士生的差距问题:总体来说,同样带学生,普通导师带的学生没有院士们带的学生那么优秀,尽管学生们的基础和天赋都差不多,而普通导师在学生们身上付出的劳动也许比院士们要多得多。我们分析了很多因素和原因,但感觉都不怎么靠谱。自己也是训人的导师,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苦苦思索后,顿然醒悟,训人不就是训鼠嘛!症结在信心,同样是导师,但不同的导师给学生的信心是不同的。
研究生入学后,往往是怀着满腔热情,憧憬着崇高目标,但入学一段时间后,尤其是进入到具体的科学研究工作阶段后,必然会碰到很多困难,进入一段迷茫期:迷茫、怀疑、畏惧甚至退缩。在这段迷茫期,一些研究生的热情被冷却,一些研究生的意志被动摇,一些研究生改弦易辙,一些研究生自暴自弃,更多的研究生从崇高目标跌落到混一张文凭了事。这时,如果研究生身边有一位强大的导师,那么导师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一份力量一种信心一个希望:他相信导师的选题应该是个好选题,他相信凭导师的经验和学识,总体技术方案应该行得通,他相信导师画的饼不是天上的月亮,他唯一怀疑的可能就是自己努力还不够或者方法不对头,再努力一点或再改进一点兴许就成了。强大的导师于研究生其实就像望梅止渴的曹操于千军万马,千军万马也许梅子没有吃到一颗,但难关渡过了,仗打赢了。
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我们首先要增强信心,信心就是力量。领导者要有信心,工人要有信心,全国人民都要有信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