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3
- 最后登录
- 2025-2-15
- QQ
 - UID
- 2265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1405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39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2-24

- 科研币
- 66
- 速递币
- 60
- 娱乐币
- 129
- 文献值
- 40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0
|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了迄今为止最小的等离子体晶体管,其可承受核反应堆的高温和离子辐射环境条件,有助于研制在战场上收集医用X射线的智能手机、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设备、无需笨重的镜头和X射线光束整形装置的X射线光刻技术。
这种晶体管有潜力开辟适用于核环境工作的新一类电子器件,能用于控制、指引机器人在核反应堆中执行任务,也能在出现问题时控制核反应堆,在核攻击事件中继续工作。
作为当代电子设备的关键组成元件,硅基晶体管通过利用电场控制电荷的流动来实现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当温度高于550华氏度时失效,这是核反应堆通常工作的温度。而此次美研究人员将利用传导离子和电子的等离子体空气间隙作为导电沟道,研制了可在极高温度下工作的等离子体晶体管。它的长度为1~6微米,为当前最先进的微型等离子体器件的1/500,工作电压是其六分之一,工作温度高达华氏1450度。核辐射可将气体电离成等离子体,因此这种极端的环境更易于等离子体器件工作。(王立娜)
《中国科学报》 (2014-04-29 第7版 制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