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购买速递币 快速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风格

科研速递论坛

345

主题

1

好友

13

积分

炉火纯青

Rank: 4

科研币
63
速递币
394
娱乐币
2273
文献值
29
资源值
0
贡献值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7:21: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各种健康“小贴士”狂轰乱炸地包围中。比如,一天应该喝8杯水;睡觉之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超重会折寿等等。但其实,并非所有的健康建议都有扎实的科学根据来支撑。《新科学家》网站近日为我们破除了我们耳熟能详且奉为圭臬的6大健康“迷信”。

一天要喝8杯水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在成人体内,60%的质量是水。儿童体内水的比重更大,可达近80%。如果一个人不吃饭,仅依靠自己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或消耗自体组织,可以活上一个月。但是如果不喝水,连一周时间也很难度过,足可见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正因如此,很多人把水看成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宝贝,不少健康指南都号召大家每天喝8杯水,每杯8盎司。这个所谓的“8×8原则”(总量大约为1.9升)几乎是人们最熟稔的健康指南了。按照这一标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每天饮水不够,但其实,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没有人知道“每天喝八杯水”这一建议的最初来源。有些人认为是瓶装水工业为了促销而向人们灌输的观念,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医生和健康组织也推波助澜,号召大家“每天饮用8杯水”,使得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几年前,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医学院的汉斯·瓦尔廷博士突发奇想,打算调查一下这个流行说法的出处。他运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查找了所有发表在正规科学杂志上的相关论文,没有发现任何数据支持这个“8×8”的说法。

这一说法或许可以追溯到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194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当时,该报告指出,正常成人每摄取1卡路里食物需要消耗1毫升水,据此推断,每位成年男性每天大约需要饮用2.5升水,而女性则应饮用2升水。

随后,198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营养研究专家芭芭拉·罗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饥渴》的书,他认为,身处温带气候的人如果不进行激烈锻炼的话,这一数量基本上是合适的。而且,每天饮用8杯8盎司杯子装的水,总共就是1.9升水。从此,这个“8×8”原则似乎就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健康圣经”。

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我们也会从食物中获得很多水,NRC当时的报告也强调了这一点。食物不仅包含水而且会被化学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更多的水。因此,如果你没有挥汗如雨,你每天只需大约1升水。英国健康部门推荐,正常成人每天应饮用大约1.2升水。

另外,我们也并非只能饮用纯水。瓦尔廷说,我们所饮用的任何类型的液体,包括茶和咖啡,都能为我们提供水分。

然而,“每天饮用八杯水”这一迷信认为,含咖啡因的食物并不包含在内,因为它们是利尿剂,会刺激身体丢失更多的水分。但是,这并不正确。2000年,科学家们对健康成年人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它们是否是从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那儿获取水分,都没有产生小便增多的情况。

又有人认为,纯水比其他饮料好,但这一说法也值得商榷。关键在于,如果你很健康,每天饮用足够多的茶、牛奶、果汁等,都可以为你的身体提供充足的水分。

这个迷信的最后一方面是,我们需要强迫自己饮水,因为到我们觉得口渴时,我们的身体已经脱水很严重了。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大约30年前,罗尔斯就已经证明,在身体感觉到体液丢失之前很久,我们就感觉到渴了。身体会让血液中的浓度增加约2%,促使我们想喝水,但此时,身体并没有脱水,直到血液浓度增加5%以上,我们才会认识到身体已经脱水。

因此,放过并相信你的身体吧,如果你不想喝水的话,不要强迫自己豪饮,这也很危险。而且,当你口渴的时候,喝你喜欢的饮料就好,无论是水还是果汁、咖啡等,都能为你提供你需要的水分。

糖分会使儿童过于兴奋

“糖果兴奋”常被用来形容食用或饮用大量含糖食物或饮料后,短时间内出现的亢奋症状,对儿童的影响最为明显。但是,这两个词都并非科学术语,在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一般表述为“糖摄入对行为的影响”或者“糖与儿童亢奋行为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有一些横断面研究倾向于表明,糖摄入与儿童的行为有关,引发了人们对饮食与行为关系的强烈关注。有研究者记录了28个4到7岁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1周内的饮食,同时观察他们的行为,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孩子摄入的糖越多,就表现出越多的亢奋行为。

但这个实验一直都被质疑,除了实验记录中对孩子的表现都是描述性的、没有量化指标等之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横断面研究主要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项研究不能说明究竟是患有ADHD的孩子对含糖高的食物更偏爱,还是食物里含糖多造成了他们的亢奋。

不过,糖分会让儿童更加兴奋这一点似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我们经常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给小孩子一包糖,然后,就会看到孩子们无比兴奋。

众所周知,儿童吃糖太多会引起诸如龋齿、肥胖等问题,但一码归一码,尽管很多父母会发现这一点很难让人相信,但它的确是事实,那就是:糖分不会让孩子过于兴奋。

1996年,有科学家对12份参加者不知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哪个孩子吃了糖,哪个孩子吃的是安慰剂,结果,科学家们也没有发现能够支持“糖分会让孩子过于兴奋”这一观念的证据。即使对那些罹患ADHD的孩子或者父母认为其对糖分敏感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实际上,其中有一个研究得出结论说,糖分效应只是父母的想象。父母和其5到7岁的“糖敏感”孩子被分成两组。一组的父母被告知,他们的孩子被喂食了大剂量的糖分;而另一组的父母则认为他们的孩子服用的是安慰剂。实际上,所有的孩子食用的都是不含糖的食物。但是,当父母观察到他们的孩子在食用食物后的玩耍状态时,那些认为孩子食用了糖分的父母更可能将其行为归为过度兴奋(《变态儿童心理学杂志》第22期第501页)。

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总结的:“没有客观证据表明糖显著地改变儿童的行为和认知表现。为了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而限制他们的糖摄入量是不合适的。如果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重要的是确认究竟是什么原因,并寻求既有的和严格建立起来的干预措施来治疗。”

话虽如此,但糖分确实会采用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影响孩子的大脑。在一项研究中,英国斯望西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本顿发现,在饮用了含有葡萄糖的饮料后,9到11岁的学龄儿童在记忆力测试中更能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获得高分(《生物心理学》杂志第78期第242页。),这与过度兴奋相反,过度兴奋的一个特征是注意力无法集中。

但是,该研究也强调,不要经常给孩子饮用含糖饮料,上述表现促进作用可能无法持续很久。不含糖的饮食能帮助身体维持稳定的葡萄糖供应给大脑,让大脑的表现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发布主题 !fastreply!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Translate Forum into English|QQ群:821993|Archiver|手机版|申请友链| 科研速递论坛

GMT+8, 2024-12-5 09:45 , Processed in 0.158561 second(s), 25 queries .

© 2012-2099 www.expaper.cn

!fastreply! 回顶部 !return_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