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手机
- 18618157519
- 听众数
- 15
- 最后登录
- 2020-3-3
- QQ
- UID
- 31486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7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5-22
- 科研币
- 0
- 速递币
- 926
- 娱乐币
- 1579
- 文献值
- 0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0
|
要把一篇文章写好非常不容易,从构思、写作,再到修改,既是脑力活,也是个强度很大的体力活。这篇文章,就从选题、文献的组织和使用、论证的逻辑和修改这几个阶段来说说写好一篇文章需要的注意事项和必备的技巧。
(一)文章的选题
文章的选题是写作的第一步,虽然天下大道万千,但写过的文章又何止千万。文章要想写出新意,切入点就得吸引人。论文选题是要确定研究方向、覆盖范围,以及具体的研究对象。选题要合适,过大过小都不好。如果选题过大当然学术价值就有了,重要性也上来了,可是写作难度很大,很难收得住,面面俱到就容易给人浮于表面的感觉,导致自己的研究结果淹没在参考文献的海洋里,读者就看不出来具体的贡献。选得过小则容易让人觉得太轻,分量不够。作为技术文章是可能的,但称为好文章就会很勉强。特别是大师级的科研人员,再去写这些文章,会让人觉得很诧异。
选题还要注意提取创新点。天天都在做科研,并不代表哪些结果都有价值。如果这些事情别人已经做过了而又没有突破性的结果,审稿人很容易就以“增量文章”来打发了。有了创新点之后,文章就可以围绕这些点来组织。
(二)文献的组织和使用
当然,要宣传文章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并不容易,需要有足够分量的参考文献在支撑。参考文献的选择,反映了作者阅读的深度跟广度,也间接体现了作者的科研水平。参考文献的选择应该是跟自己文章的主题确切相关的,不要以为多引用几篇牛文章就可以增加文章的录用率,相反引用不相关的牛文章还会让审稿人产生不必要的疑问。始终要记得这些文章是要用来支撑自己提出的观点的。这就需要对参考文献进行合理的梳理和总结。除了需要列举出一些结果外,对别人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和比较是更加重要的。
参考文献的使用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同等相关情况下,尽量引用正式期刊的文章而不是会议文章。引用的文章也都应该亲自读过,特别有一些概念原本为俄罗斯人提出,原始文献为俄文。老一辈科研人员有可能学过俄文,引用了也很正常。但现在年轻人不懂还去引用的话,就显得有点怪了。同时要多引用一些近几年的文章,如果引用的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文章,审稿人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些疑问,让修改稿加上state-of-art的研究结果。与其让别人提出这个问题再回答,还不如自己大大方方地先写明白。
参考文献的引用中最糟糕的是漏引。写作的时候疏忽也就罢了,故意不引用对自己结果不利的文献或者是其他同行的相关工作是很不好的。要是不巧,审稿人刚好对这些工作很清楚,那即使文章被直接拒稿都无从申辩。
(三)文章的逻辑
文章在提出观点之后,后面的部分都是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的。摆数据、讲道理大家都会,但是怎么干,干得好不好却是有差别的。在论证的过程中,能够环环相扣,互相印证那是最好不过的;做不到这点也要尽量概念清晰、立场鲜明。注意不要发生前后矛盾的情况。
(四)论文的修改
在文章写好之后,还需要经过好几道修改。文章的修改分成几个层次。首先是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修改之后要让人觉得段落之间的连接是顺其自然的,没有很突然的变化。其次是对句子的修改,包括长短句的交叉使用。一个段落都是长句会让人读起来很费劲;但是如果都是短句又会让人觉得有点过于口语化。最后是对用词的修改,科研文章需要精确性,应该避免模糊的词汇。同时也要避免表达上的自卖自夸,比如有一些期刊是明确要求不要在文章标题、摘要和结尾的地方使用“novel”这样的词。
最后呢,要在心里觉得写文章是一个很有乐趣的过程。从最初虚无缥缈的想法到后来证据确凿地写在纸面上,最后还印刷成铅字出版或者在网上供大家转载评论,实在是一种很神奇的经历。也希望大家都可以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篇文章,认真地写好每一篇文章。 |
-
总评分: 速递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