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手机
- 18618157519
- 听众数
- 15
- 最后登录
- 2020-3-3
- QQ
- UID
- 31486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7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5-22
- 科研币
- 0
- 速递币
- 926
- 娱乐币
- 1579
- 文献值
- 0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0
|
掠夺性期刊一般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术信誉低的期刊。他们专门“捕获”那些年轻没有发表经验的学者。很多博士生以及初入职的讲师、博士后、助理教授,他们没有太多的发表以及“社会”经验,很容易被掠夺性期刊吸引。
如何辨别掠夺性期刊呢?我们可以阻止他们吗?
相信你我都有类似的经历:邮件里莫名多了几封约稿邀请信。看到信的时刻,我们开心不已。这下可省了不少力气,不必苦苦寻找合适的期刊了,不用担心稿件被据了,不用担心研究永不见天日了。高兴过后,我们作为研究者的沉思开始了: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然而,最终还是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即使是劣质期刊,至少可以让我的论文“发表”了,而不是像日记一样永远躺在我的文件夹里。这就是为什么掠夺性期刊的论文继续上升的原因。
那么,掠夺性期刊有哪些危害呢?
第一,这些期刊一般没有严格的同行评审,在这些期刊发表文章很容易,这些论文被公开之后,有些学者(尤其是学生)甚至是业界人士可能会阅读这些“可疑”的研究结果,导致不受严格检验的知识得到传播。第二,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在学术界的名声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会给人留下学术道德低下的印象,作者日后的研究结果都会受到怀疑,这无异于饮鸠止渴。
很多学者对于掠夺性期刊的认知还是不够。2014年,8000个可疑掠夺性期刊共发表了40万篇论文。根据今年年初进行的一项调查,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更容易将其作品提交给掠夺性期刊,发达国家也受到了影响。大卫·莫赫(David Moher)及其同事分析了来自约200个可疑掠夺性刊物的近2000篇文章,发现超过一半的作者来自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他们对1900多篇论文的评估显示,作者主要来自印度(27%)、美国(15%)、尼日利亚(5%)和伊朗(4%)。
《自然》上也有很多文章描述可疑期刊的行为:研究质量可变、编委会、低质网站,不请自来的电子邮件邀请等。最明显的是,这些期刊开始对发表费用不提,在论文接收后,却要求作者支付高额费用。其次,这些期刊的编辑一般不具很高学术声望。杰弗里·比尔(Jeffrey Beall)的博客曾经就曝光了超过1,115份的可疑期刊。为了防止诚实的学者被掠夺性期刊欺骗,学术出版的原则需要尽早解释。世界医学编辑协会(WAME)有一个发现掠夺性期刊的详细指南,这对年轻学者来说会很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