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3
- 最后登录
- 2015-12-7
- QQ
 - UID
- 10434
-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1432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19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7-18

- 科研币
- 9
- 速递币
- 4174
- 娱乐币
- 7307
- 文献值
- 23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0
|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是成年人眼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国外发病率居眼内肿瘤首位,在国内则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第二位。原发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可通过手术或放疗而治愈,但转移性疾病却难以治疗。
2006年公布的一项大型随机COMS研究(Arch Ophthalmol. 2006;124(12):1684-93 )为斑块近距离放疗和眼球摘除术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疗效提供了确凿的证据。然而,不幸的是,这2种标准治疗方法具有高度侵入性,并具有相当大的风险。该研究中,采用85戈瑞(Gy)作为标准辐射剂量对患者进行了治疗,但有49%的患者在治疗后的3年内,视力丧失6行或更多。这一高比例的毒性强调了对能控制转移同时保住眼睛的疗法的迫切需求。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寻求有效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附带损害。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988-2010年采用碘125斑块放射治疗(125 iodine plaques)的190例患者,对辐射剂量和位置进行了分析,以确定这些因素对主要终点[局部失败(肿瘤生长)、远处失败(转移)、死亡]是否有影响。辐射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摘除术和视力是研究的次要终点。
结果:190例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终点评估。5年局部控制率为91%,5年远处转移率为10%,5年总生存率为84%。辐射剂量按顶端剂量四分位分层(<69 Gy, 69-81 Gy, 81-89 Gy, >89 Gy),主要终点(局部控制,远处转移,总生存期)结果无差异。然而,增加顶点剂量和5mm深处剂量与更大幅度的视力丧失(P=0.02, P=0.0006)、更差的最终视力(P=.02, P<.0001)、放射并发症(P<.0001, P=.0009)相关。此外,眼球摘除率随着5mm深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01)。
结论:肿瘤顶点剂量至少低至69 Gy能够与肿瘤顶点辐射剂量85 Gy实现相同的局部控制、无远处转移生存期、总生存期,但能够改善视觉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