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8-3-19
- QQ
- UID
- 729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230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57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9
- 科研币
- 38
- 速递币
- 799
- 娱乐币
- 21318
- 文献值
- 251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3
|
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发热点,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为改造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障人类健康提供了新的手段,并推动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生物技术与其它高新技术的结合和渗透,已经成为当前生物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农业新品种频频出炉
对于许多人来说,生物农业或许还是个新鲜词儿。所谓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非化学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几大领域。
目前,我区的生物农业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着。
今年秋收季节,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东壕口村村民秦招娣一家特别高兴,自从种了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文霞给他们的玉米良种,自家的15亩玉米比往年增产不少。
今年10月20日,李文霞和她的团队正在给今年种植的“包玉23号”玉米进行田间测产。通过今年一年的实验,如果产量和抗性都过关,明年就可能在包头乃至自治区大面积推广。
“新品种的玉米,比我往年种的每亩多产三四百斤,比其它的玉米价格好,每亩收入能增加400多块钱。”秦招娣说,种植这种玉米不仅让自家增收6000元,而且玉米秸秆比较硬,适合机械化收获,省了她们不少事。
李文霞告诉记者,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每培育一个玉米新品种都要选择上千个组合,从播种、出土、放苗、拔节、吐丝、散粉到成熟收获,不管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血都会付之东流。
从2006年开始,她带领的团队陆续选育出“包玉系列”玉米新品种,其中,“包玉2号”通过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填补了包头市没有自己审定玉米品种的空白;2008年选育出的极早熟水果型玉米“包甜3号”通过审定命名,它的含糖量比西瓜要高5至7个百分点;2012年选育出的“包玉9号”通过审定命名,目前已经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呼伦贝尔市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在种子上大做文章,为农业转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011年,呼伦贝尔市投资1000多万元在拉布大林农场建设起占地4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苑,购进了近红外光普仪、布拉班德粉质仪、瑞典降落数值仪等一批国际领先仪器设备。并且把目光盯上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航天育种,三次把小麦、油菜、大麦种子送上太空,每年还拨出专款150多万元,支持种植试验。
4年间,这里培育出了具有抗病性强的新品种“拉2577”,填补了我国高纬度地区小麦高产、抗病性强的空白,2013年亩产量达520公斤,增幅达30%。
今年,400多亩试验田里,承担着6项国家级小麦育种试验和77项省级小麦和油菜试验任务,呼伦贝尔开展航天育种试验以来,进入太空的12个小麦品系、14个油菜品系全部在这里进行繁育。
农牧民盯上生物饲料研制
素有“沙漠花园”美称的浑善达克沙地有着丰富的柳条资源。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克淖尔苏木柴达木嘎查牧民那顺巴雅尔充分利用当地柳条资源,“沙中取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增收致富的双赢之路。
2009年底,正镶白旗遭遇白灾,那顺巴雅尔虽然勉强度过这场雪灾,但春季没过半,比往年加倍储备的饲草料就已经全部用完。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多次购进饲草料,花了一大笔钱,但饲草料又很快喂完了。为了让牲畜吃饱,无可奈何的那顺巴雅尔从野滩割回柳条细枝,破碎后同青贮玉米搅拌成混合饲料喂羊羔牛犊。没想到牲畜不仅爱吃,膘情也长了起来。当年他家200只羔羊以超百斤重量创下了理想的收入。
这个意外的经历使那顺巴雅尔似乎领悟了什么。他带着几种柳枝样品,赴内蒙古农业科学院进行验证后,发现柳枝叶中含大量的磷和蛋白质,与青贮玉米混合自然成为营养丰盛的饲料。在专家的指点下,那顺巴雅尔精心照料自家30亩高产饲料基地,把部分青贮玉米与柳枝粉混合制成了育肥牛专用饲料。2010年,他和6户牧民联合成立“正镶白旗壮大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集体购进50头带犊乳牛,用自己配制的饲料精心喂养了45天后出售,每头带犊乳牛纯赚1200元;冬羔用混合饲料喂养3个月后,6月份以每只650元的价格进入市场。这个举动不仅使每户牧民增收1.5万元,还大大减轻了草场负担。
短期育肥的成功感召了当地许多牧民,他们纷纷来学经验和技术,并自愿加入合作社。目前,那顺巴雅尔的合作社已经扩建到30多户,凡入社社员每年自愿种植柳枝成为该社的一条不成文规定。为了使合作社稳步发展,那顺巴雅尔不断探索创新,今年再次对配制的饲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经专家论证,发现柳条存有大量的矿物质、蛋白质和微量抗病毒因素。现在,该合作社在研制生产混合饲料的同时,开始研制无添加剂的纯柳条饲料。
偶然事件成就了柳条饲料,而在我区应用较多的是秸秆饲料。
秸秆生物饲料技术,绝对不是新名词。通辽市科左后旗把农作物秸秆转化作为饲草料的主要来源,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培训、现场指导,大力推广秸秆“三化两贮”、“秸秆还田”、“秸秆生物饲料、燃料”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秸秆加工机械,努力提高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率,以农养牧,以牧促农。
生物技术在我区落地生根
生物技术看似遥远,却早已在我区落地生根。
早在2012年,包头市首次在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推广应用美国白蛾诱捕器无公害防治方法。美国白蛾诱捕器利用合成的美国白蛾雌性信息素作为诱饵,诱捕美国白蛾雄成虫,从而达到防治的作用。这种诱捕方式符合环保要求,对人和环境均无害。
今年8月9日,由通辽市政府和北京化工大学、中国能源学会联合主办,为期5天的玉米生物产业与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高峰论坛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扶贫开发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在通辽市召开,主题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玉米产业与技术高峰论坛。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围绕玉米生物质生物产业与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交流,针对通辽市玉米工艺的改造、产业做大产品做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第一是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第二是跟现有的畜牧业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是跟能源结合起来,第四是跟材料能够结合,第五是跟食品加工业结合。”对我区生物农业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这样表述。
目前,通辽市现有规模较大的玉米加工企业21家,初步具备了年加工玉米500万吨的能力,创造产值500亿元。专家们提出的精细化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跟现有畜牧业、能源、建筑材料、食品加工业有机结合等发展思路,有利于通辽市把科研院所的玉米产业新技术、新成果落地和转化,实现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业、畜牧业等快速发展,将促使以玉米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型材料、清洁燃料等诸多领域。破解了通辽市玉米产业的发展瓶颈,为通辽地区玉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去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中期检查组一行到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检查我区棉花产业发展情况时指出,我区是新棉区,有很好的发展优势,棉花种植发展潜力、发展空间都很大。应力争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培育出适应内蒙古棉花种植的新品种,提高棉花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管理水平,增加棉花产量和效益,为引导农民走高效、节水、绿色农业道路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农业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不仅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将成为本世纪解决食物安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