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7-3-22
- QQ
- UID
- 1310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1210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34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1-12
- 科研币
- 45
- 速递币
- 753
- 娱乐币
- 165
- 文献值
- 7
- 资源值
- 40
- 贡献值
- 16
|
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培育干细胞,再分化发育成移植用组织和器官,有可能避免排异反应。日本研究人员新近用猴子进行的实验发现,上述思路确实可行。
日本京都大学 iPS 细胞研究所的研究小组说,他们用猴子的 iPS 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培育出神经细胞后,移植给同一只猴子,结果几乎未发生任何排异反应,神经细胞顺利扎下根来。
这是人们首次在灵长类动物身上证实,iPS 细胞可用于进行自体移植、避免排异反应,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学术杂志《干细胞报告》上。如果该方法对人类也有效,将为治疗帕金森氏症等脑病带来新希望。
iPS 细胞是动物的体细胞经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干细胞,其功能和胚胎干细胞类似,能发育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并且不会像提取胚胎干细胞那样引发伦理争议,被认为开辟了再生医疗的新道路。
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说,他们利用一只猴子的 iPS 细胞培育出多巴胺神经元,对同一只猴子进行自体移植,并对其他猴子进行异体移植。移植3个月后观察猴子脑部变化时发现,接受自体移植的猴子几乎未出现排异反应,而在接受异体移植的猴脑内,一部分移植的细胞因排异反应而死亡。
多巴胺神经元能够制造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多巴胺,这类细胞受损被认为是一些脑病如帕金森氏症等的发病原因。研究小组计划在2015年开展临床研究,利用来自帕金森氏症患者的 iPS 细胞培育多巴胺神经元,对患者进行自体移植。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脚震颤和身体僵硬。
原文检索:
Asuka Morizane,Daisuke Doi,Tetsuhiro Kikuchi,Keisuke Okita,Akitsu Hotta,Toshiyuki Kawasaki,Takuya Hayashi,Hirotaka Onoe,Takashi Shiina,Shinya Yamanaka,Jun Takahashi. Direct Comparison of Autologous and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of iPSC-Derived Neural Cells in the Brain of a Nonhuman Primate. Stem Cell Reports, 26 September 2013; DOI: 10.1016/j.stemcr.2013.08.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