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8-3-19
- QQ
 - UID
- 729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230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57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9

- 科研币
- 38
- 速递币
- 799
- 娱乐币
- 21318
- 文献值
- 251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3
|
一系列神经退行病与衰老有关并在中晚年发生,这些疾病包括老年痴呆、帕金森病与亨廷顿舞蹈症。虽然已知这些疾病均由于变异蛋白在脑组织中的累积而导致, 造成这种变异蛋白累积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而用短生命周期的小动物模型还不能很好地揭示此发病机制。
李晓江组采用与人类最为接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进行研究。他们将不同年龄的猕猴脑中的神经突触小体分离出来, 进行蛋白组学分析, 发现随衰老过程的发生,泛素蛋白酶体的活性逐渐降低,而泛素连接酶UBE2N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突触小体中升高。他们分别在细胞和小鼠水平上,发现过表达UBE2N能增加变异蛋白的累积,而降低UBE2N能够减弱累积的发生。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衰老过程中UBE2N的升高对变异蛋白在神经突触小体中的累积有重要作用,从而为研究与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该研究结果于2014年10月24日在线发表在Hum Mol Genet. (2014,Oct,24.pii: ddu544. )。李晓江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殷鹏博士为第一作者,实验室大部分成员都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汪迎春组参与了蛋白组学分析。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的资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