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8-3-19
- QQ
 - UID
- 729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230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57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9

- 科研币
- 38
- 速递币
- 799
- 娱乐币
- 21318
- 文献值
- 251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3
|
7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藏北典型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考察”和“三峡库区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图鉴编撰”2个项目在武汉联合召开专家组会议暨启动会。专家组组长陈宜瑜院士,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专家组分别听取了“藏北典型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考察”项目负责人陈毅峰研究员和“三峡库区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图鉴编撰”项目负责人蔡庆华研究员的实施方案汇报,并进行了深入讨论和评议,高度评价了项目的内容和目标,提出了许多具体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形成了专家组意见。
实施“藏北典型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考察”项目旨在摸清“世界屋脊的屋脊”家底,为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的储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为进一步开展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进化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实施“三峡库区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图鉴编撰”项目对于全面掌握三峡库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基础信息,保障三峡库区水质、水生态安全,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