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37
- 最后登录
- 2022-9-16
- QQ
- UID
- 4833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188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83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7-17
- 科研币
- 70
- 速递币
- 649
- 娱乐币
- 2597
- 文献值
- 0
- 资源值
- 180
- 贡献值
- 0
|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生物技术的突破口
历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于农业。要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生物技术的力量必不可少。
近日记者对位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进行了采访。
瞄准生物技术的突破口
据了解,该实验室于1987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建设,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并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开放实验室。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生物技术展示了诱人的前景,主要发达国家都动用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从事这方面研究及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开发已成为一个重要领域,冲破了传统农牧业育种的局限性,以先进的手段,并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按照人们的意愿更有效地培育作物和家畜品种,这对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室副主任张树川向记者介绍道。
我国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有限,且将随着城市和交通的发展而缩减。因此,单靠传统的农业生产,难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必须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为加速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其基础和应用研究,这才建立了实验室。
实验室成立初期,固定人员只有17人,8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其他都是中级和初级研究人员。但在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下,实验室很快取得一系列成就。
比如,实验室在动物基因工程方面实现了猪生长素基因克隆成功,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产品在猪上试验效果显着;转基因猪、羊、兔相继问世;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克隆了高硫蛋白、赖氨酸、高色氨酸蛋白基因以及光合作用反应中心蛋白基因和肌动蛋白基因,并克隆了玉米S1类质粒,可望作为载体等,这些工作为改良植物品质,提高C3植物光合作用以及研究植物发育等打下良好基础;在植物病毒方面,克隆了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
自2001年以来,实验室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30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两项;在国内外获得发明专利80余项;每年发表SCI研究论文100余篇,近几年每年培养研究生以上的高层次生物技术人才近百名,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作出了显着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