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8-3-19
- QQ
- UID
- 729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230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57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9
- 科研币
- 38
- 速递币
- 799
- 娱乐币
- 21318
- 文献值
- 251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3
|
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将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然后再经过翻译将其传递给蛋白质。在翻译过程中tRNA负责与特定氨基酸结合,并将它们运送到核糖体,这些氨基酸在那里相互连接形成蛋白质。这一过程由tRNA合成酶介导,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生成错误的蛋白质,进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值得庆幸的是,tRNA分子与氨基酸的匹配非常精确,只不过迄今为止人们对这种机制还缺乏足够的了解。
日前,日本RIKEN、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本周的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个确保tRNA合成酶、tRNA和氨基酸正确配对的巧妙机制。正是在这种机制的保驾护航之下,细胞才能够将遗传密码精确翻译成为细胞所需的功能性蛋白。
氨基酸与相应tRNA的结合是否准确,对于蛋白质能否正确合成非常重要。正因如此,人们也将氨基酸与tRNA的配对称为第二套遗传密码。
RIKEN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的ShigeyukiYokoyama领导团队,利用晶体学技术对一种古生菌的tRNA配对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丙氨酰-tRNA合成酶通过几何学特征精确识别tRNA,只允许丙氨酸的tRNA与酶的活性区域接触。而这一过程依赖于一个摆动配对(wobblebasepair)。DNA双螺旋中的碱基配对原则很严格,即A配T,G配C。但tRNA反密码子并不严格遵循这样的原则,存在摆动配对或不稳定配对的现象。
研究显示,这种摇摆配对(G3U70)位于tRNA的接纳茎。研究人员对野生型tRNA(G3U70)和突变型tRNA(A3U70)进行了比较,发现突变tRNA虽然能与丙氨酰-tRNA合成酶结合,但无法接触到活性区域,二者形成的复合物处于“无活性状态”。
研究人员指出,tRNA合成酶只利用一个碱基对的差异,就实现了更准确地识别。与突变tRNA相比,野生tRNA的总体酶反应要快100倍。
这项研究向人们展示,生物体可以利用微小的结构改变,实现遗传密码的精确翻译。这种tRNA接纳茎的识别机制,属于第二套遗传密码的一部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生物学机制的精密性。 |
-
总评分: 速递币 + 3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