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购买速递币 快速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风格

科研速递论坛

983

主题

126

好友

11

积分

炉火纯青

Rank: 4

科研币
37
速递币
5094
娱乐币
13520
文献值
478
资源值
0
贡献值
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08:48: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记者7月15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获悉,该所赵勤实研究组与杨玉荣研究组合作开展了两个石松类植物生物碱全合成工作,并已完成一个生物碱全合成。同时,他们发现了新型抗艾滋病毒、抗流感病毒、抗乙酰胆碱酯酶化合物和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其中若干活性成分正进行全合成、结构修饰及成药性研究。

据介绍,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起源于4亿年前的志留纪末期至泥盆纪初期,在植物系统中介于苔藓和种子植物之间。

我国是世界上蕨类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2600多种。其中,西南地区约有2000种,约占全国总种数的77%,仅云南就有1500多种左右,占全国一半以上,因此云南素有“蕨类王国”之称。按经典分类系统,石松类植物包含于石松目,归属蕨类植物。但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石松类植物是独立于蕨类的植物系统。

赵勤实研究组对西南地区特有蕨类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完成了11种西南地区产的石松类植物生物碱成分研究,构建了超过200个石松生物碱的化合物库,涵盖了目前已发现的石松生物碱结构类型,其中包括新骨架结构12个。

该研究成果已在《有机化学通讯》《化学通讯》《四面体通讯》《欧洲医药化学杂志》《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水区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水区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发布主题 !fastreply!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Translate Forum into English|QQ群:821993|Archiver|手机版|申请友链| 科研速递论坛

GMT+8, 2025-2-19 04:09 , Processed in 0.052952 second(s), 25 queries .

© 2012-2099 www.expaper.cn

!fastreply! 回顶部 !return_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