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8-3-19
- QQ
- UID
- 729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230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57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9
- 科研币
- 38
- 速递币
- 799
- 娱乐币
- 21318
- 文献值
- 251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3
|
■近些年来,实验用的试剂、耗材、仪器和人员开支逐年上涨,而项目资助强度却没有相应增加,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申请更多的项目,以维持其科研经费的正常支出
■如果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能够在增加资助项目的同时,兼顾项目资助强度,将有助于节省科学家的时间,为他们营造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使国家的科研投入取得更多的回报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深刻地感受到许多工作在一线的同行们的辛苦与投入。无论是在科研院所还是在高校,许多科学家,尤其是最有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们,几乎都在加班加点工作。然而,我仍然常常听到他们抱怨时间不够用。那么,科学家的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呢?
这个问题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却与国家科研管理体系不无关系。因为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科研管理者还是科学家自身,都希望科学家的时间能更多地专注于科学研究,以产生更多的新发现与新发明。套用一个近年来科学界的热门词汇,让科学家的时间回归科学研究,应该是“国家重大需求”。
个人以为,一个可行的建议是:增加单个科研项目的支持经费。举例而言:2012年我国的GDP是2007年的2.1倍,财政收入是2007年的2.3倍,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是2007年的2.6倍。这体现了国家对科技的一贯重视,科技投入实现了与经济同步增长并略有倾斜。与此同时,科研院所与高校各研究组的科研经费也获得了相应的增长,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条件。然而,在基础研究总经费伴随国家财政投入同步增长的同时,许多具体的研究项目(例如973计划的项目)的单位经费并没有一个同步的增长机制。相应的,各科研单位乃至单个实验室的总经费增长主要体现在项目数量的增长,而非项目资助强度的增长。近些年来,实验用的试剂、耗材、仪器和人员开支逐年上涨,而项目资助强度却没有相应增加,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申请更多的项目,以维持其科研经费的正常支出;同时,也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管理、使用项目经费。这样,科学家的有效工作时间就悄悄地“溜”走了一些。
项目申请本来就是费时费力的活儿,填写项目申请书、经费预算、递交材料、预答辩、答辩……每一项都马虎不得。特别是经费预算,就更得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毫无疑问,申请的项目越多,占用的精力和时间就越多。据不少同行反映,一年光花在项目申请上的时间就得三四个月。
如果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能够在增加资助项目的同时,兼顾项目资助强度的增长,相信将有助于节省科学家的时间,为他们营造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使国家的科研投入取得更多的回报。(原标题:科学家的时间去哪儿了(科技杂谈))
(作者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