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8-3-19
- QQ
![QQ](static//image/common/qq.gif) - UID
- 729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230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57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9
![Rank: 4](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 科研币
- 38
- 速递币
- 799
- 娱乐币
- 21318
- 文献值
- 251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3
|
本帖最后由 myyounger 于 2014-9-26 18:51 编辑
科技日报北京9月1日电(邹争春记者陈磊)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主任、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曾春雨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高表达量的LincRNA-P21在血中能有效抑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心血管杂志美国《循环》杂志上。
除通常意义的RNA外,人们还发现一些片段RNA(包括LincRNA-P21),传统认为这是在RNA合成过程中的边角料,也被称为“垃圾RNA”。但研究者陆续发现这些“垃圾RNA”并非垃圾,如有些“垃圾RNA”还能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垃圾RNA”对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是否有作用?曾春雨和吴庚泽博士等人对此展开研究。他们通过血液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其血液中LincRNA-P21的含量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只有正常人的1/4。进一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该RNA的含量同样非常低。他们通过实验结果证实,该RNA含量是影响冠心病发病进程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证实了人为调高其含量能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该研究为人为调节人体LincRNA-P21的含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科研证据,为冠心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领域。预计该成果走上临床后,心血管病成为健康第一杀手的历史或将改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