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论坛

标题: 实验室里锁定真凶 物证检验技术造就"实验室里的猎人" [打印本页]

作者: myyounger    时间: 2014-10-20 18:42
标题: 实验室里锁定真凶 物证检验技术造就"实验室里的猎人"
东方网9月9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法医在犯罪现场采集血液样本、指纹或毛发,通过对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物证检测,锁定真凶、揭开真相。看过美剧《CSI》和TVB《法证先锋》的人对此不会陌生。事实上,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下属刑事技术中心同样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实验室里的猎人”。

实验室里锁定真凶

凌晨时分,月光洒在安静的窗沿上,中山北一路803号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技术中心三楼的生物物证室里,一个身影在显微镜旁一动不动,这是负责值班的小陈在对昨晚刚从犯罪现场提取的生物成分进行检测。生物物证室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对每个犯罪现场提取到的生物物证,都要在第一时间作出数据分析,所以只要生物物证室拿到检材,就要尽快作出结果,通宵是家常便饭。

生物物证鉴定主要分为提取、扩增、电泳分离、检测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分别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所以小陈要在至少四个不同的实验室来回穿梭,直到做出完整的检测数据。一起起案件见证公安科技飞速发展史天微亮,窗台的颜色不知不觉中变成微黄,由于检材比较完整,小陈做完了数据分析,检测出来的数据正在和电脑中庞大的生物物证数据库进行比对,从里面找到有过记录的嫌疑人信息,这场实验室里的捕猎才算完成。

最精准的“捕猎”

2013年3月11日,普陀区一个失足女被杀,隔壁同在接客的小芳(化名)工作完之后看姐妹还没出来,就到屋子里找她,仅容得下一张小床的房间中到处是血,眼前的一幕吓到了小芳,她慌忙报警,警方赶到时距离死者死亡不到两个小时。现场的生物物证室警员发现死者隔壁卫生间中水泥砌成的水槽中有几滴血水渍,水槽下面有一个废纸篓,里面的十几个湿巾包裹上有精斑,旁边水斗里只有一根烟头,被水浸泡不久,取到这些材料后生物物证室的警员迅速赶回实验室,马不停蹄奋战48个小时,这些材料进行DNA检测,发现血水渍属于受害人,而烟头上残留的生物物证和其中一个精斑吻合,这个吻合让检测人员感到兴奋,立马和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一个有过前科的人和现场生物物证完全吻合,警方当晚行动,将嫌疑人抓获。在实验室的每一次检测,都是一次搜捕,只是抓的不是嫌疑犯本身,而是疑犯留下的有效的生物标记。

“现在生物物证室每年要检13万-15万份现场材料,而10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万左右。”生物物证室副主任平原说。数量的大幅增加体现的不仅仅是量变,更是质变。

让尸块“说话”

杀人碎尸案是侦破难度最大的一类恶性案件,其作案手段的复杂化、碎尸尸块检验和查找尸源的困难,使警方分析疑凶作案手段、刻画犯罪条件等较难把握。生物物证检测技术则能通过尸块上的生物组织鉴定出性别,并通过样本比对,进一步确定尸体身份。
2010年某日,有人发现水面上漂着一个行李箱,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块高度腐败的尸块。法医在尸检后发现,尸块来自一位孕妇,生前正怀着一个九个月大的婴儿,除此以外线索极少。为了找到真凶,刑技中心警官决定让胎死腹中的婴儿“指认父亲”。在提取了生物物证后,经过现场勘查系统的搜索比对,竟然真在数据库中匹配到了婴儿亲生父亲的基因样本。据调查,婴儿生父曾因盗窃被捕,因此在数据库中留档,他在上海与一名卖淫女发生过性关系,之后就去了外地。根据该男子提供的信息,警方确认了被害人的身份,经过调查发现了嫌疑人。嫌疑人到案后很快就供认了杀人分尸。原因是凶手以为被害人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

如今的生物物证数据库总数已达100多万。近年来,生物物证室年均受理案件数近10000起,检验各种物证检材2.5万份,出具检验报告和鉴定书9000余份,出勤各类重特大凶杀案件现场。随着信息容量不断扩大,生物物证数据库的实战效能迅速提升,使生物物证检测技术成为主动查找罪犯,串并案件,为侦查办案提供线索,主动破案的重要刑事技术手段。




欢迎光临 科研速递论坛 (http://expaper.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