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论坛

标题: 跨国药企大规模并购 将重塑抗肿瘤产业格局 [打印本页]

作者: myyounger    时间: 2014-5-29 20:19
标题: 跨国药企大规模并购 将重塑抗肿瘤产业格局
从抗肿瘤药物竞争格局来看,跨国药企为抢占市场各有拳头产品,如罗氏在靶向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其中美罗华、阿瓦斯汀和赫赛汀处于2013年抗癌药销量前三席),礼来在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等产品上拥有优势;辉瑞主要的抗肿瘤药物为舒尼替尼。这类靶向药物中有11种列于2013年全球最畅销的20种抗肿瘤药物中,创下了326.78亿美元的销售规模。

大跨国药企辉瑞欲以1400亿美元美元的报价收购英国第二大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如此规模的跨国并购对双方的战略意义深远,甚至可能重塑全球制药行业。一般而言,人们不太容易发现跨国药企的并购动机,然而对于这次并购报价,几乎所有的业界分析家都认为辉瑞的主要动机为英国境内专利相关的较低税率以及阿斯利康的抗肿瘤产品线。

抗肿瘤药物一直是跨国药企并购的重点。尽管每年在研发商投入60-70亿美元,辉瑞却没有完备的抗肿瘤产品线,所以希望通过这次并购从阿斯利康快速获得。数周前,诺华花费160亿美元并购葛兰素史克肿瘤研究部门,从而获得了处于早期的疗效可靠的潜在药物。这些资产置换和重组活动势必吸引更多资金支持肿瘤新药研发,从而短时期内提高一些跨国药企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市场份额和行业排名。

医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竞争性扩充抗肿瘤产品线,使其产品组合更具盈利前景。在寻求肿瘤新疗法的道路上,跨国药企无法回避并购这一快捷方式,有望造成抗肿瘤药物产业的优化重组。抗肿瘤药物关联着患者的生存预期和医药公司的丰厚利润,驱动着新药研发和医药行业向前发展。“我们正处在对肿瘤研发倍感兴趣的时期,致力于将科学认知、药物研发技术、和认证机构灵活监管进行融合,”一位制药顾问如是说。

不惜余力角逐新型抗肿瘤药物

近年来,医药公司在抗肿瘤药物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希望通过研发新一代抗肿瘤药物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交出的答卷却是,抗肿瘤药物获批数目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一篇综述披露,西方国家每位肿瘤患者年平均费用为10万美元,而新药物却仅能将中位生存期提高几个月或一年以上。

目前全球内一百多项肿瘤在研试验中,大多数致力于免疫治疗药物。该疗法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去攻击肿瘤细胞,尤其针对晚期肿瘤患者。阿斯利康拥有辉瑞垂涎已久的免疫治疗药物库,其中MEI4736分子(最初为黑色素瘤研制,后来发现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默克拥有针对黑色素瘤和其它肿瘤的MK3475分子;罗氏拥有肺癌药物MPDL3280A;施贵宝拥有多发性骨髓瘤药物Elotuzumab。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在免疫治疗药物上研究乏力,主要归因于其过去10年间将重心放在并购上而关闭了数量可观的研发中心。“过去,制药行业以研发投入高于其他行业而引以为荣,对新药的研发投入平均会占到营业收入的20%,”拉马提纳说,“但目前这一水平在下降,辉瑞的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目前仅为10%左右。”这反映了一些行业巨头在争夺市场份额,攫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忽视了新产品的研发。为抢占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版图中的有利位置,辉瑞已向阿斯利康发出高达上千亿美元的并购要约。

全球医药行业并购向来是“巨人的战争”,抗肿瘤药物领域更是如此。行业的集中度在动辄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规模的行业并购中逐步提高。值得警惕的是,医药公司热衷于并购的同时会降低研发投入,势必导致新药供应不足,从而满足不了患者医药需求。




欢迎光临 科研速递论坛 (http://expaper.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