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介孔材料合成和合成机理的物理化学及其催化的研究。发明了SBA-15等介孔材料。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疏水和亲水的比例,合成了17种三维孔穴结构的、大孔径的、立方相的介孔分子筛。提出了单元分步组装机理,将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扩展到有机组成体系。提出了“酸碱对”理论,合成了一系列介孔材料。提出了热处理和提高孔壁的交联度的方法,改进了介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和表面酸性。曾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杜邦青年教授奖等多项奖励。作者: small 时间: 2012-11-17 16:01
自1998年在复旦任职以来,赵东元教授共发表SCI论文190余篇,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如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赞誉。2002年他被Adv. Mater.杂志评为15年中48位引用率最高的顶级作者之一,国际ISI Web of Science公司将他列为近十年100名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研究结果曾被《自然》、《材料化学》等国际权威杂志进行了封面报道。赵东元教授不仅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同时他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